--国际课程创新体验、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课程名称:环境学原理之——流域水环境公共政策研究
开课时间: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每周三晚6点至9点)
开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503教室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协办: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环境经济研究所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主题:流域水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学原理和环保公众参与
任课教师:
刘静玲: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UNDP、WB和AB可持续发展教育咨询与培训专家
丹麦奥尔堡大学环境规划系讲座教授、战略环境评价中心客座研究员
香港绿色力量国际咨询顾问
贾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教育和交流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区主席
中美环境法治培训项目顾问委员会委员
BELL项目中国国家协调员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客座教授
香港公开大学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牛玲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项目主管
BELL项目办公室主任
董世魁: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客座教授
工作分工:
集体进行课程设计;
CEEC 负责资金筹集与社会资源整合;
BNU负责课程宣传、课程与教学管理和北师大相关资源的协调
助教:杨懿(15201148749)、张婧(15951928650)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1. 课程目标
以环境公共政策为主线,围绕环境学原理、环境公共政策和环保公众参与主题,使不同学校、不同学院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到环境公共政策的研究当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团队合作、创新以及领导能力,培养较高环境素养和复合型研究生,探索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为国家和地区公民可持续发展教育社会化提供案例,为高校与社会共享资源搭建平台。
本学期课程创新得到联合国CEPA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和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的大力支持,以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为主要对象,以国际BELL课程为模板,以可持续教育和PBL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全新体验式和交互式的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创新方式,由课程设计专家-科学家-管理者为主,以企业-媒体-NGOs为辅联手搭建资源平台,共同开展流域水环境公共政策研究与交流;寻求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和行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案。
2.课程内容和方法
包括环境学原理、环境公共政策和环保公众参与三大部分,以环境公共政策为主线,概述环境科学原理和前沿问题,以实地调查、案例分析和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结合中国最新的环境热点确定研究题目,从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和方案优化为最终目标,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中国环境公共政策发展动向和改进途径。共计2个学分,40个学时,14周。
将学院课堂教学、专业人士及企业领导讲座、实地考察参观、学生小组项目研究、讲演和研讨会相结合,其中讲座部分向校内外开放。学生按兴趣在教师提供的选题下自由组合,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对选题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小组的研究题目和研究框架。
2011年秋季研究选题:
1.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识别方法 顾问:刘静玲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2.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水环境公共政策制定 顾问:Gu Jidong HongKongUniversity 教授
3. 流域供水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顾问:颜盈盈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宣传室主任
4.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顾问:董世魁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5.环保NGOs对流域水环境管理促进作用及发展框架顾问:陶传进北师大社会政策研究所教授
6.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及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制定 顾问:James LassoieCornell University教授
选题说明:
选题1:依据2004-2008小组研究成果,针对流域水环境危机,重点研究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理论与方法,构建流域水环境问题识别模型。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管理学和专业背景的优先。
选题2:基于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流域尺度上开展水环境污染水环境公共政策研究,为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与方法依据。
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优先。
选题3: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受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公开是实施环保公众参与和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本选题选择典型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为研究案例,分析实施信息公开的障碍等问题和建立对话机制的途径,为构建和谐的绿色社区提供依据。
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MBA、经济学和心理学优先。
选题4:针对人类活动对流域自然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本选题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关注人-水的协调发展,探讨流域水环境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生态学、社会学、教育学、MBA和资源学专业的优先。环境工程、水利学、水文学和管理学优先。
选题5:依据2004-2008小组研究成果,针对环保NGO在流域水环境管理方面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环保NGO的影响力与推动力。
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环境专业背景的优先。
选题6:本选题在流域尺度下,以二元水循环与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强人为干扰下流域水环境生命周期管理,为流域水环境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水资源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优先。
4. 其他事宜:
招收学生人数:
根据学生申请进行资格审查,录取不超过40人,每个小组不超过8人。
小组选择:
学生可以按优先顺序自主选择3个选题,通过计算机和教师筛选,最后全班分为4-6个学习小组,组员民主推选组长。
成绩评定:
通过对学生的考勤、作业、测验、小组研究报告和学生讲演进行综合评定,给与学分的同时,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联合颁发的BELL项目课程合格证书。
研究报告:
对于优秀作业和论文我们将推荐给各种媒体进行公开发表,优秀研究报告我们会提供给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以供决策者参考。
实地考察与自由论坛:
在海河流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邀请各方专家和青年学者,通过不同的主题或案例开展自由论坛,全部文档、录像和照片上传至中国环保在线网站,并向校内外开放。
国际研讨会:
演讲优胜小组的全体成员有机会参加第七届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暨流域环境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与来自国内外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环境公共政策方面的专家、管理者、环保NGO、媒体以及企业家的代表,同台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经验。
5.报名与注册
报名资格:欢迎不同专业背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本课程,同时欢迎优秀本科生报名参加。其中环境、经济、法律、资源、生物、管理和公共政策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优先考虑。同时欢迎在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在京及京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生选课。对于京外非常优秀的学员需经过批准开展远程教学。
课程注册自2011年10月30日启动,报名的学生可填写BELL绿色创新课程“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调查表,请于2011年10月30日前发到课程专用信箱 greencourse@ceec.cn或122756870@qq.com
课程详细介绍、调查表和课表可上网点击北师大研究生院、环境学院/本院新闻(http://env.bnu.edu.cn/newslist.jsp?gglb=2)或中国环境在线(www.chinaeol.net)北师大Bell课程下载。
附件:1.201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 BELL招生
2.BELL绿色示范课程报名表
3.流域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