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桥教学与科研基地
位置: 首页» 平台基地» 野外基地» 汉石桥教学与科研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汉石桥湿地教学与科研基地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杨镇
联系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依托单位:(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电话(传真):010-58801719
电子邮箱:awei1974@bnu.edu.cn

一、历史背景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每年都有科研人员到汉石桥湿地保护区进行科研工作,并建立了多处观测点,并于2006年正式与汉石桥湿地保护区管理部门确定合作关系,成立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学与科研基地,以研究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为主要目标,集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功能,开展教学实习和城市湿地科研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学与科研基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处于北京东北部,该保护区是北京现存最大的芦苇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较高的保护价值,总面积达1900hm2,包括湿地核心区、湿地植物园、湿地野钓区、水上娱乐区、双子湖公园、服务区。历史上北京曾有2000 hm2芦苇湿地,到目前仅剩顺义区汉石桥芦苇湿地。经连续多年的观测和研究,共记录到野生植物210多种,野生鸟类近150种。是北京市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夏候鸟繁殖地之一,也是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自然区域之一。

二、研究领域

在汉石桥湿地设立教学与科研基地,肩负着探索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及生态环境要素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任务,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负有重要的历史职责,教学与科研基地将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立足于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新时期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开展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与环境要素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研究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演变趋势与驱动机理,城市湿地生态环境过程与动因,建立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一些基础性及关键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长期的数据支撑,为中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提供重要数据积累与技术支持。

教学与科研基地主要进行日常教学实习和环境教育工作,以及科研监测、采样分析,样品的前处理、部分测试等工作,关注和研究领域包括城市湿地水环境与水生态、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城市湿地生态需水与用水、城市湿地水文过程、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预警预报系统应用等方面。

三、科研条件

基地建有自动气象观测站、径流观测场和多个长期定位试验。人工湿地模拟试验场地位于汉石桥湿地东南方,面积500亩,设有人工湿地植被筛选试验场,污染物处理试验区和湿地设计试验区;野外长期定位监测区主要是气象观测场、自然植被恢复试验区,监控点共设有10处,分别处于湿地保护区的进水和出水口以及其它敏感区域;基地还设有教学与实习示范区域,每年接待学生实习以及参观学习人员多达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