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学科动态
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动态
211工程
发布时间:2022-09-07     访问次数:

211工程建设目标

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形成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我国一流的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在若干方向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为国家环境发展战略、履行国际公约发挥重大作用。

1.学科建设

将进一步瞄准学科的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大服务国家的力度,研究和应用与其有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特别在新的学科增长点水环境过程、水生态过程和生态模拟等方向上丰富和发展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成专业方向引领前沿、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的国际一流学科体系,力争使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在国内前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入国内高水平建设行列。

2.科学研究

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需求主战场,进一步在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863、973、国家科技支撑等)上取得突破。进一步加强与省地相关部门合作,承担具有应用基础和技术示范的高质量科研项目,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继续凝练科学问题,提升科技含量,积累研究经验,在论文发表、著作出版、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在高水平国际论文发表方面,分步骤、分阶段实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成果的提升。

3.队伍建设

面向国家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根据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努力优化队伍结构和队伍规模,同时将引进和培养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从队伍建设的质和量、专业组成、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上,全面提升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

4.人才培养

“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本科生培养将维持少而精的原则,维持在两个专业(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目前的规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将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际学科前沿两个层面,规模将适当扩大。同时,鼓励研究型人才的个性发展,挖掘个性潜力,使他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于创新,不断开拓。

5.条件建设

建立一种崭新的国内外环境科学信息共享、交流与科研协作平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实现方向的进一步凝练、基础设施和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是未来重点实验室的目标。同时,将已有的黄河三角洲野外科研与教学基地、北京汉石桥野外科研与教学基地,河北保定科研与教学基地、河北栾庄科研与教学基地建设成为设施更加全面、功能更为完善的实验平台,在建设规模、人员配置等方面向国家野外实验台站方向发展。

6.国际交流

将进一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流模式,将选派相关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到国际知名学术机构进行访问研究与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短期(1-3个月)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有机结合;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博士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学习交流。力争3-5年内主办1次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增进交流与合作,将本学科真正走上国际化道路。

211工程建设任务

项目建设任务将紧紧围绕建设目标,瞄准学科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将流域环境过程与生态模拟作为学科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项目将组建高级专家顾问组,以环境学院院长杨志峰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凝练主要研究方向,构建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研究方向一:水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

该研究方向是在“十五”水环境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特殊的环境问题,向基础理论和应用层面的进一步提升,具体建设内容:

(1)研究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及重金属等典型污染物在水体各相中的存在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建立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2)从流域系统剖析污染物的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以及在水环境中的归趋过程,研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模型与技术;

(3)辨识和诊断流域环境过程的受胁环节和受损程度,开发基于原位修复和生物修复的污染控制技术,发展和完善流域环境修复与生态恢复的综合技术体系。

研究方向二:水生态过程与湿地修复

该究方向是在“十五”流域生态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水生态过程和湿地研究方向的深化和凝练。具体建设内容:

(1)揭示生态需水的微观机理和动力学机制,建立流域生产、生活及生态需水协调的流域水资源整体高效配置模式;

(2)探求湿地生境演变的关键控制过程和关键驱动因子,基于水生态和水环境指标,构建湿地生境模拟和健康评价模型;

(3)研发退化湿地系统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提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湿地健康的维持机制,建立湿地生境优化管理和生态安全调控模式。

研究方向三:生态模拟与环境管理

该研究方向是在“十五”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态模拟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实现环境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具体建设内容:

(1)定量模拟生态系统状态并预测生态系统的未来变化;构建重大工程建设扰动下生态系统变化和效应模型;

(2)核算城市物质代谢通量及其生态效率,构建城市物质代谢的多尺度动态模拟模型,建立城市物质循环过程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3)综合考虑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建立共赢、控制和协调综合模型及环境健康基准,研发多尺度、多要素、多关联的环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