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85”二期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平台和学科发展内涵,落实优势学科建设规划,论证学科新的增长点。
具体目标包括:在学科建设方面,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深化研究方向,与211三期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注重过程培养,丰富培养的内涵,使目前已经形成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和灵活化,鼓励个性发展;在队伍建设上,与研究方向进一步结合,加强队伍的团队建设,对散兵进一步整合,培养杰青、长江学者等人才苗子;在科学研究方向,进一步对目前承担的各类项目进行深入和完善,出精品的同时,积极申请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丰富和发展学科内涵;在野外基地、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继续投入人力和物力,将野外基地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较为齐全的野外平台,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纳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中,并进一步整合资源;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实现全方位合作;在社会服务方面,加强与企业和部委的沟通,特别在生态环境建设、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完善优势学科体系和支撑平台建设,使其内涵进一步明晰,深层次结构更加合理和开放,基本达到世界知名的学科建设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在学科建设方面,研究方向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方向带头人和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并与211三期建设形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健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加强本平台培养的本科生直接引入本-硕、本-博的培养体系,使科学研究和成果更加系统化,争取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突破;在队伍建设上,团队建设内涵更加明确,从年龄结构、学科专业到学缘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具有冲击一流团队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更加注重成果的转化而不是简单的表象描述,更加注重产、学、研的有机整合,争取在环保产业的自主原创性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在野外基地、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将野外基地建成具有独立运作、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野外平台,争取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特色鲜明、资源整合、引领未来的实验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进一步推进网络化教学与科研、国际战略课题的深层次合作;在社会服务方面,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产品推进和战略规划的指导。
实现平台规划总体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基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预期目标,重点学科达到世界知名,其中部分方向达到世界一流。
具体目标包括:在学科建设方面,进一步巩固已有学科地位,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国际影响,结合国家战略,调整学科组分,丰富和发展学科内涵;在人才培养方面,建成世界知名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建立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创新机制;在队伍建设上,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团队建设机制,从年龄结构、学科专业和学缘结构上形成自然过度和自然接续,不再有断层和死穴,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得到提升;在科学研究方面,理顺成果转化机制,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有机整合,在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同时,提高成果的自主创新性;野外基地功能设施齐备,成为集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的重要平台,重点实验室建设引领环境科学与工程特色方向,成为国际知名的平台基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进入国际战略项目(课题)的深层次合作;在社会服务方面,为国家提供重大战略咨询报告、为地方、企业提供系列技术支撑和培训。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对流域水生态、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流域与城市为切入点,建设主要致力于流域水生态过程模拟与生态恢复、水环境效应与修复、生态模拟与城市生态、流域综合管理科技创新平台4项任务。
探讨流域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重点关注水文过程驱动下生态系统变化及水流特性对生态系统格局及过程的影响;探索全球气候变化及大规模人类活动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生态效应;综合流域水系特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定量研究流域水系健康状态对不同时空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干扰的敏感性,建立流域多尺度耦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开展多尺度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表征与评价;以流域水系水文过程联系条件下形成的网络体系为对象,综合流域水系健康理论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筛选关键要素、关键控制节点以及关键控制时段,建设流域水系健康监测技术平台。
通过对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间的相互影响及反馈研究,确定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提出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要素的生态保护、恢复技术和方法;开展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的创新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建立缺水地区流域水生态修复模式,重点解决水量、水质、生态的协同作用与制约关系难题,有效解决缺水型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问题;结合区域及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核算技术体系,建立生境替代、生态补偿模式和相应实施途径,建立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的可持续管理模式;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有效改善和水生态稳定恢复的系统工程研究,建立缺水型流域水生态恢复的示范,形成流域水生态恢复与应用的综合技术平台。
针对我国江、河、湖、库等流域面临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综合应用环境地学、化学、生物学和环境水力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模拟水环境系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污染物(重金属、氮磷元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热点污染物)在水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效应;将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机理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揭示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演变规律,使流域环境过程与模拟方向的研究占据国内领军地位,并达到世界知名的地位。
研究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及重金属等典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探究POPs和重金属等典型污染物的生物响应机理和环境毒理效应,研究淡水水质基准和沉积物质量基准,为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水生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生态风险的产生机制和评价方法,对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实现由水环境污染引起的重大不安全因素的预测。
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核算理论与城市时空动态演化模拟技术研究,深入探讨城市节能减排机理,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资源代谢模型,解决城市系统资源流统一核算以及资源稀缺性度量问题;研究城市资源输入—流动—转化-废弃物排放等代谢过程的结构特征、变化及其演变机理,剖析城市系统的内在结构、运行机制与功能,进行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诊断城市生命体的生活、生产和还原功能状况,辨识影响城市生态健康水平的关键因子,对典型城市生态系统代谢状况与瓶颈要素进行综合分级与评测;开展基于城市代谢的系统优化和空间调控研究,并针对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开展生态过程分析,完善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调控方法与技术,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平台拟从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使平台具备完成国家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重大项目的能力,推进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发展;完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动全国清洁生产进程。生态工业的研究内容包括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生态工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生态化工工艺与链接技术研究;资源节约与物质循环技术研究;生态工业技术评估与系统集成研究。
紧密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需求,重点针对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开展系列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确定模型,明确非点源污染的时空效应,识别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综合各种非点源计算方法,将模型模拟、小区实验、数学统计等方法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计算精度;构建非点源污染控制BMP技术体系,形成工程BMP与非工程BMP的实施方案库,基于全局优化开发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形成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
结合已有流域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进国际先进的流域管理方法与实践;综合考虑点源与非点源,结合环境容量与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考察基于水环境功能区的点源与非点源的排污权交易,构建以TMDL为基础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综合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同时考察流域水生态过程、流域水环境过程以及城市生态过程,开发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于一体的流域综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