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访
交流互访
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交流互访
舒安平等人出访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13-10-11     访问次数:703

一、出访概况

      本次出访由环境学院舒安平老师带领2位硕士研究生高静和张欣出访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其中舒安平老师于2013年8月27日飞往日本东京,与日本东京大学、国土防灾研究所及日本水软研究所等有关单位进行了学术交流访问,为期5天;9月1日高静与张欣从北京出发到达大阪,在京都与舒安平老师会合,共同参加在京都举办的第12届国际河流泥沙研讨会(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ver Sedimentation,即ISRS 2013)。于9月6日三人一起如期回国返京。

二、 出访地背景简介

      8月27日至8月31日,应日本东京大学等单位的邀请,舒安平老师首先赴东京等地进行了学术交流访问,先后访问了东京大学、国土防灾研究所及日本水软研究所三家单位,并参观了群马县泥石流治理及生态河流建设项目。9月1日至6日,舒安平等三人参加了由京都大学承办的第12届国际河流泥沙研讨会。

      1. 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

      位于日本首都东京的东京大学是日本的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前身曾为大日本帝国首座旧制帝国大学。1684年学校创立,1877年改制为大学。1887年,原“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合并为东京大学。东京大学为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成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及世界顶尖院校,毕业生中包括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校友包括7名诺贝尔奖得主、16名首相、21名(帝国)国会议长等,其余名商巨贾亦不乏其人。东京大学工学部在过去的140多年里对日本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土木工程学科是东京大学非常知名的一个学科,也是本次出访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向。

      2. 日本国土防灾技术研究所(Japan Conversation Engineers JCE)

      日本国土防灾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是由原日本林野厅、建设省等有关下属的几家相关单位发起组建的,经过近50年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在全日本分布有30多家分支机构,技术人员达1000余人,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泥石流(日本称之为砂防)、河流海岸、火山、地震及山地灾害等领域灾害防治技术研发及技术咨询服务,在日本山洪泥石流防灾减灾行业很有影响。

       3. 日本水软研究所(Japan Hydro-soft Institute JHI)

       日本水软研究所是2001年3月由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创立,是以开发河流海岸数值模拟、水利信息软件为主要业务的软件研发单位,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研究所开发的河流海岸及水利信息软件已大量成功地应用到日本许多流域海岸管理机构,特别是流域流场、泥沙及生态模拟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在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4.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 )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其中的防灾研究所创建于1951年,主要从事与防灾减灾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日本灾害研究的权威机构,研究能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研究所设灾害风险综合管理、地震灾害防御、地质灾害、河海灾害、气象灾害等5个研究部,灾害环境、地震预报、火山、水资源、减灾系统等5个研究中心和规划与信息、仪器开发、设备运行、观测等4个室。研究涉及洪水、风暴潮、海啸、地震、泥沙、泥石流、火山、气象灾害及水资源(干旱缺水)等各个领域。

三、交流内容

      1. 在东京的交流访问情况

       舒安平老师于2013年8月27日-31日在东京5天时间里,首先拜访东京大学工学部土木学科及农学部砂防学科卢助理教授、大野博士等从事泥石流(日本称为“砂防”)灾害有关研究人员,并就泥石流数学建模进行了学术交流;在日本国土防灾技术研究所访问期间,在柳内所长带领下参观了新建的土壤分析室,并与砂防设计部长染谷研究员进行学术研讨;日本水软研究所访问期间,副所长文雪峰研究员主持下舒安平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横向展宽理论的黄河上游二维数学模型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会后与该所研究人员进行了亲切学术交流,并参观日本荒川、碇川等多条生态河流(图10-12),8月31日在日本国土防灾砂防设计部长染谷研究员带领下参观了群马县内箱根等多处泥石流治理工程(图13-15)。

      2. 第12届国际河流泥沙研讨会

      2013年9月1日至9月6日, 应日本河流及沿海灾害研究中心及京都大学的邀请,舒安平老师与高静、张欣两名学生一同参加了在京都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河流泥沙研讨会。会议由河流及沿海灾害研究中心主办,日本京都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泥沙管理—挑战与展望。议题包括:综合泥沙管理;侵蚀与产沙;输沙;河湖演变;局部冲刷;水库泥沙;河口海岸泥沙问题;泥沙的环境生态问题;模拟与量测。舒安平老师的2篇论文已被大会接收,分别于9月4日和9月5日在会场进行了口头汇报。两篇文章分别为:

      1、Experimental Study on Accumulation Processes for Non-homogeneous Debris Flow,对非均质泥石流堆积过程的实验性研究(舒安平,张欣等);

      2、Characteristics of Fluvial Channel Processes due to Bank Collapse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黄河上游典型塌岸河段河道演变特征(舒安平,高静等)。

      在高静进行口头汇报时,听众学者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关于黄河塌岸的兴趣,有学者询问关于航空影像解译以及野外考察实验的情况。对此,高静不仅在汇报的15分钟内充分与听众们进行了问题探讨,更在会后与之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互留联系方式,利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互相学习进步。张欣的汇报内容与泥石流灾害有关,而日本在灾害研究方面造诣较高,因此会场中的日本学者给予了一定的建议,即将实验成果与之前的日本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比对,找出中国的非均质泥石流的独特性,以便更加深入地对泥石流堆积灾害进行研究。

      此外,舒安平老师受本次大会的委托,担当了议题Sediment related disasters的分会场主席,与分会场的另一位来自日本的主席一同顺利而精彩地主持了9月4日下午的会议。另外,舒安平老师熟练的日语也给会场的日本参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 12届国际河流泥沙研讨会开幕式(中川教授主持,2013.9.2

2 教师带领研究生参与大会会场

      会议期间,我们参加了包含防灾研究所实验室参观的技术考察路线,参观了其中的各个模拟实验设施的运作,并亲身体验了一些灾害的威力,例如室内积水30cm以上时,关闭着的门就几乎无法打开了,十分危险。此次参观让我们感受到,日本在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9月3日的技术考察地点还包括了琵琶湖和Amagase大坝等地,让参会者领略了日本的一些水利管理方法以及山水特色。另外,舒安平老师有着10年的日本工作经历,因此对日本的文化和语言非常精通,使我们对沿途所见所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令此次日本之行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3 92日欢迎宴上,舒安平老师及两名参会研究生与大会秘书长京都大学      防灾研究所副所长中川一教授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4 舒安平老师作为泥沙灾害分会场主席正与日本山口大学教授共同主持会议(95日)

5 高静正在进行关于黄河塌岸的口头汇报(93日)

6 张欣正在进行关于泥石流堆积灾害的口头汇报(95日)

      3.参观日本灾害防治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日本国土面积小且人口密度大,植被覆盖率极高,而泥石流、地震、火山等灾害时有发生,但日本民众面对频繁的灾害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会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抗震救灾行动。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这从上到下的强烈的防灾意识成为避免日本民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保护伞,而更重要的是,日本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十分重视,其防治灾害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这些技术在河流沟道及火山脚下等环境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

四、总结

      老师总结:而对于老师来说,此次出访不仅仅是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更重要的是学术上的交流。舒安平老师在东京大学等与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对泥石流及生态河流数值模拟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深入交流,了解到对方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方向,为日后学术上的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舒安平老师的讲学也展示了我校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的研究动态,扩大了北师大及环境学院影响力。此外,东京是日本的首都,而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古都,在开会之余,日本的风景文化特色也大大开拓了视野。

      学生总结:对高静和张欣两位研究生来说,会议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这样一次专业领域的国际会议所带来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在国际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学者们展示了高水平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开拓了眼界,拓宽了研究思路,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和经验,对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此次日本之行,研究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科研和课题的认识思考水平,而且结识了许多国内外优秀学者,为以后在科研方面的交流发展建立了联系。第三,与各国年轻学者的交流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为日后共同学习、交流学术方面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非常感谢我校研究生院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部门的支持赞助,使老师能够与相关行业的国际优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使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学术会议,增加海外经历,这是符合建设国际型大学的潮流之举。